搬磚的定義與操作方式
搬磚,簡單來說就是進行這樣的操作:將同一幣種從價格較低的交易平台買入,接著轉存到錢包等中轉平台,然後再賣到價格較高的平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賺取中間的利差。其方式包括傳統搬磚,也就是當確定兩個國家之間某一種加密貨幣存在差價時,從價格低的國家買入並提到價格高的國家賣出。例如,之前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之間存在差價,很多人就參與了跨國搬磚的行為。
國內市場存在不同平台之間的搬磚行為。先確定差價,接著把幣從低價平台轉移到高價平台。在以前信息差較大的時候,利潤較為可觀,因此許多幣圈玩家參與到了這種行為中。
出海搬磚的興起
在豐厚利潤的吸引下,幣圈玩家中出海搬磚的風氣很盛行。雷兵(化名)稱,韓國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在這一過程中有著很大的貢獻。很多玩家把加密貨幣從價格低的國家或地區買進,然後運到像韓國這樣價格高的地區賣出。
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幣種,其價格較低,這些幣種被轉運至韓國市場進行交易。在那段時間裏,前往海外從事與虛擬貨幣相關工作成為幣圈的熱門話題,眾多投資者紛紛參與其中,都期望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交易所對搬磚的態度
站在交易所的角度來看,搬磚套利是一種能夠引流流動性的辦法。有時候,交易所會設定出比多數平台更高的價格,以此來吸引流量,不過在態度上是有所區分的。對於新的幣種,為了增加其曝光度,交易所會允許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間。
不過對於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不想讓其存在搬磚套利的空間,所以都會進行檢測安排。隻要一發現有套利空間,就會立刻將其填平,通過這種方式來維護市場秩序以及自身的利益。
搬磚的風險因素
搬磚存在提幣方麵的風險,普通玩家通常難以在每個交易平台都儲備一定數量的資金。在進行套利搬磚操作時,需要在各個交易所之間反複轉移資金,這樣的操作既繁瑣又存在資金安全方麵的隱患。
同時,全球各交易所的信息流通變得很順暢。差價逐漸變小了。像以前那樣存在大差價的情況很少再出現了。比特幣等熱門加密貨幣即便有差價,其利潤空間也是有限的。而且,像 USDT 等入金加密貨幣的差價也不大。所以,一進一出所賺取的利潤非常少。
搬磚人群分類
“小黑龍”稱搬磚人群分為兩類。一類是僅僅依靠手工來獲取利潤的小玩家,他們憑借自身的觀察以及操作來進行小範圍的搬磚活動,這些小玩家的資金量較少,操作也比較隨意。
一種是存在專門套利程序的專業搬磚團隊,他們利用技術手段對多個平台的價格進行實時監控,然後能夠精準地實施搬磚操作,其效率以及獲利能力都遠遠超過小玩家。
量化交易與搬磚的現狀
隨著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交易市場的不斷擴張,量化交易被大量地引入其中。當下,各類量化團隊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百家。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的量化交易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為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再加上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等原因,並沒有很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對於量化和搬磚這兩種行為,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人認為這是高智商玩家才能參與的遊戲,而有的人則覺得它們擾亂了幣圈的正常秩序。
你覺得加密貨幣搬磚以及量化交易的未來會是何種狀況?可以點個讚並且分享這篇文章,然後在評論區闡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