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在支付及零售投資領域應用日益廣泛,既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也可能在某些經濟體內帶來風險。因此,對其監管的必要性日益凸顯,成為當前金融界關注的焦點。
加密資產發展現狀
加密資產在金融領域的活動目前來看,與核心金融要素的聯係並不緊密。然而,隨著其在支付和投資等領域的應用逐步增多,其發展趨勢不容小覷。比如,某些地區已經開始用加密資產進行跨境支付,這顯示出它相比傳統金融交易在便利性上的優勢。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其看作一種新的投資渠道,參與人數也在穩步上升。這表明加密資產的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強。但與此同時,它獨特的交易模式和缺乏統一規範的問題也隱藏著潛在的風險。
加密資產市場還在成長中,不過已經吸引了眾多資金和投資者的關注。根據相關數據,某些國家的加密資產交易參與者已經達到數萬人,交易金額也相當可觀。這種情況意味著,一旦市場出現問題,很可能對當地金融體係產生較大影響。
FSB及監管框架出台
2023年7月,FSB公布了針對加密資產的全球監管標準。該標準旨在增強監管措施的國際統一性。比如,對加密貨幣和全球穩定幣提出高標準的監管建議,旨在縮小監管盲區。該框架的製定考慮了眾多因素。一方麵,鑒於加密資產交易在國際上的頻繁發生,缺乏統一監管難以有效監控。另一方麵,這也是各方經過多次協商、討論達成的共識。
各國對加密資產的處理方式各異,有的國家持開放態度,有的則持謹慎立場。這種分歧亟需在國際層麵構建統一框架來加以調和。比如,在歐洲,一些國家已著手將加密資產納入常規金融監管範疇;而在亞洲,一些國家則對加密資產相關業務實施了嚴格的限製。FSB的框架能在這些差異中尋找到共同的監管基礎。
相同原則的監管核心
核心原則是“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若能切實執行,能有效避免監管漏洞。當加密資產或全球穩定幣與傳統金融業務在經濟作用一致且風險相同的情況下,遵循相同的監管標準既公正又高效。比如,在金融風險中的流動性風險,若加密資產與傳統銀行金融產品都遭遇流動性緊張,那麽監管應一視同仁。
針對不同經濟體的監管機構,既可以依托現行的法律規章,也可以出台新的規定來執行監管建議。比如,美國等國家已經建立了完善的金融監管框架,能夠將加密資產納入監管範圍;而在一些新興市場,可能需要從頭開始,製定符合當地情況的監管法規。同時,監管機構還需具備實施有效監管所需的權力、手段和資源。
監管當局權責
監管機構擁有廣泛的權力和責任。在考量現有監管手段是否足以應對加密資產的風險時,監管機構需根據具體情況對監管範圍進行拓展或調整。比如,麵對新興加密資產衍生品引發的金融風險,監管機構需迅速將其納入監管體係。同時,在統一加密資產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的監管標準上,監管機構需發揮主導作用。
監管部門需全麵評估加密資產跨國流動可能帶來的風險,並設立一套國際化的快速溝通和信息交流體係。這包括與鄰近國家或貿易盟友之間的合作,共同交流加密資產跨境流動中的異常或可疑情況,以預防跨境洗錢等潛在風險。
加密資產發行方和服務提供商義務
發行方與服務商需構建健全的管理體係。這個體係需與各環節實際情況相契合。以一家規模較大的加密資產服務商為例,若其麵臨更多係統風險,其管理體係便需更為完善,問責製度需明確。同時,還需設立高效的風險管理機製,對各類重大風險進行全方位管控。
在考察某種加密貨幣的發行過程時,發行者需在產品設計初期便識別潛在風險,並設立相應的風險監控指標。同時,還需指派專人負責風險管理的相關報告。類似地,服務提供者亦需建立與自身戰略及風險相匹配的組織架構。
全球穩定幣的特殊要求
全球穩定幣需設立特別的恢複與處理方案。如此一來,一旦運營中出現問題,便能有序地進行清算或處理。比如,在遭遇市場信任危機,導致穩定幣價值急劇下降時,能依據既定方案有序應對。此外,在正式運營前,還需滿足當地市場準入條件。對於新興穩定幣項目,在開展業務前必須申請許可或完成注冊。同時,還需及時構建符合新監管要求的產品和係統,以滿足市場和監管的雙重需求。
那麽,大家覺得在各個經濟體內,監管加密貨幣的最大難題究竟在何處?期待大家的點讚、轉發和熱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