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所謂的創新理念,比如原始股、虛擬貨幣等,被不法分子用作誘餌。以虛擬貨幣為例,它現在是熱門話題,但亂象頻出,使得不少民眾受騙,實在讓人氣憤且憂慮。
虛擬貨幣傳銷案件頻發
全國多地公安機關查處了眾多以虛擬貨幣為名的傳銷案件。這些案件中,涉及的幣種超過一百種。以楊某強等人為例,他們加入“MBI”後,利用所謂的“MFC遊戲理財平台”,將MFC遊戲代幣偽裝成虛擬貨幣,散布虛假信息以誘騙民眾。由於許多人對此缺乏了解,輕易加入,最終導致了巨額損失。這種現象並非個別,多地都有發生,大量投資者的資金投入這些虛假項目,損失慘重。
這些傳銷團夥常采取策略提升自身信譽。他們可能會聘請外籍人士擔任董事長,甚至不惜花費三萬元雇傭他人塑造一個擁有外資背景的“高科技跨國企業”的假象。這樣的手法讓普通投資者難以辨別真偽,一旦被誤導,便可能陷入其中。
虛擬貨幣淪為傳銷噱頭
“虛擬貨幣”這個詞很火,騙子就是利用這一點。他們利用它傳播廣、專業強的特點來包裝自己。投資者被吸引,因為聽說“隻漲不跌”“高額回報”。在這種誘導下,有些人失去了判斷力。比如MFC遊戲代幣,在短短一兩年內吸引了數十億資金。這一切都是騙子精心策劃的結果,他們將一個普通、隻有少數人知道的東西,炒作成了大眾爭相追捧的賺錢項目。
在各類研討會或私下宣講中,他們反複提及虛擬貨幣將成為財富的新風口。眾多民眾被誤導,誤以為這是難得一遇的機遇,卻不知這實際上是在步入陷阱的第一步。
假虛擬貨幣平台特性
這類虛假的虛擬貨幣平台特征顯著。首先,它們的經營模式采用金字塔式的會員發展方式。梧州經偵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平台聲稱虛擬貨幣能帶來高額回報,通過“拉人頭”和“高額返利”手段吸引投資者。再者,大多數假虛擬貨幣缺乏真實的代碼支持。它們隻能通過人為拆分來發放代幣,從而製造出財富迅速增長的錯覺。例如,某些平台宣稱“拆分十次,代幣隻會上漲不會下跌”等。
價格被嚴格管控,交易活動受限。投資者在平台上隻能進行簡單的交易,安全性不高。有些情況下,投資者甚至隻能在網站上交易,想要提現卻根本不可能,這明顯是在欺騙投資者。
投資者的天真盲目
眾多投資者對風險認識不足。在推廣活動的現場,許多人一聽到台上傳銷人員的花言巧語便輕易相信。他們不知如何通過正規途徑獲取區塊鏈知識。遇到騙局時,一看到“高額回報”的字眼就衝動地投入資金。例如,一些低收入人群,渴望快速改善生活,在聽聞這些虛擬貨幣項目後,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辛勤積攢的辛苦錢投入其中,絲毫沒有考慮過可能產生的後果。
有些投資者過分依賴所謂的“內部信息”。他們誤以為隻要掌握了這些特殊渠道的消息,就能保證盈利。在貪婪的驅使下,他們不再理性思考,一步步踏入傳銷分子設下的陷阱。
監管措施勢在必行
人行已采取舉措,重申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亦未批準任何機構企業發行。這是明確的態度。然而,相關騙局仍不時出現,反映出監管仍需強化。監管部門需增強對假借虛擬貨幣名義的傳銷活動的打擊力度。同時,日常還需普及知識,使公眾掌握識別真偽虛擬貨幣的方法。
執法機關需與金融單位攜手共進。金融單位在日常工作裏,更頻繁地接觸到類似項目,能迅速向執法機關提供信息,助力執法機關迅速采取行動。
如何避免陷入陷阱
投資者需保持警覺。他們不僅要掌握區塊鏈相關知識,更要堅持一個原則:切勿輕信那些承諾高額回報的項目。若項目聲稱“隻升不降”,那很可能是個騙局。當身邊有人推薦新的投資機會時,應保持理智,進行深入分析。比如,可以谘詢金融專家或法律顧問。
投資者不可被那些表麵看起來很有權威的樣子所誤導。遇到外資背景等情況,必須進行深入探究,切勿被表麵現象所迷惑。
你是否遭遇過跟虛擬貨幣相關的欺詐手段?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講述您的遭遇,或者為這篇文章點讚、轉發。